天然氣斷供、“警報級”應急方案關鍵詞
俄羅斯斷供后續來了!德國二級“警報”,化工巨頭或將斷供?
天然氣斷供對市場影響幾何?一起來看看!
瘋了!一天運價超十萬!危機來襲,巴斯夫又漲了!
當地時間23日,德國提高天然氣風險等級,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宣布啟動天然氣三級應急方案中的二級級別,即“警報”階段。其實在此之前國際能源署署長早已發出預警稱,歐洲需要為能源危機做準備,為防止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完全中斷。
德國正面臨怎樣的市場困局?
,可見天然氣對于化工企業來說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來源*:財聯社APP微博號
?朗盛:如果我們產品定價游離于市場之外,那么將不得不關閉工廠,數百個工作崗位將面臨風險。
天然氣危機正在逼近并且席卷歐盟各國,目前已有12個歐盟成員國受其影響,其中10個均已發布預警!
當地時間24日,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俄羅斯削減歐洲天然氣供應可能引發能源市場崩潰,若虧損大到無法承受,市場則會在某一時刻崩塌!
成本承壓:歐洲的化工品生產較為依賴天然氣。據歐洲化學理事會數據,歐盟27國在化工品生產耗能方面,預計天然氣用量將超過50%。天然氣危機必將隨之帶來天然氣價格抬升,供應商承受的成本壓力巨大,然而歐洲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上周荷蘭TTF7月天然氣期貨價格盤中一度漲超6%,截至發稿,歐洲基準TTF荷蘭天然氣期貨漲3.41%,報131.505歐元/兆瓦時。
停產危機:歐洲存在大量的化工廠,我們熟知的化工巨頭如巴斯夫、拜爾等都在其中(詳見下圖),天然氣短缺將使生產時沒有足夠的能源,若徹底斷供,可想而知許多工廠將無法經營,從而面臨停廠危機。
來源*:百度百科
自俄烏沖突以來,對于能源斷供的擔憂也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緩解,油價跌了又漲,對于我國化工市場而言,我國作為全球化工品生產國,52%關鍵基礎化工材料品種仍依賴進口。歐洲化工品生產成本上調、生產部分中斷,化工巨頭漲價、減產、斷供都時刻影響著我國大宗市場價格走勢,我國化工品也將難以獨善其身,各位化工老友們還需時刻警惕動蕩風險
部分資料來源:廣州化工交易中心、中國化工報、網絡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之用,讀者不應單純接受公眾號信息而取代自身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本公眾號不對任何因使用本公眾號所載內容所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風險。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